班组长胜任能力提升-学习型班组建设
传授实践中高效的――学习型班组建设的原理、方法、模式、模版、操典、文化、工具
【培训对象】
班组长、部门主管、科室负责人、班组建设负责人、企业文化负责人及中层主管
【培训目标】
1、深刻理解学习型班组建设基本原理和重要意义、高效提升创新动力;
2、掌握学习型班组建设的学习班组建设的基本方法、模式、操典;步骤;
3、学会用学习的方法领导班组、解决问题、塑造团队、提升业绩、开发人才;
4、高效提升
5、使员工队伍的执行力、创新力、学习力、协作力、责任力在培训工程内倍增;
6、为班组建设知识库增加200个创新案例、300个“五小”案例;(每班50人)
7、可承诺15倍以上投入回报率;(要求企业必须有严谨的培训考评体系)
【服务系统】
胜任力测试、管理诊断、创标建模咨询、培训项目开发、
【
培训道场法、麦肯锡分享法、西点体验法、哈佛案例法、情景模拟+催化辅导
【二度开发】
根据高杠杆培训原理,针对企业不同特点的特定需求,需要进行课程的二度开发
【课程收益】
二度开发后,根据企业文化基础优劣,可承诺30-50倍以上的培训投资回报率(收费10万)
【效果催化】
根据现代
【网络服务】
享受班组建设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库、案例库、问题库、模式库、工具库、互动论坛
【班组认证】
确保80%以上达到国内最高标准的89mc认证。未达标者可继续在89mc补课
【个人认证】
根据训前测评:学力合格者确保85%以上达到标准;未达标者可继续在89mc补课
【师资团队】
大中华班组建设研究网团队
【执行时间】
4天实战培训+56天效果转化+2天
【资费标准】
限50人/班;2980元/人;含认证费、证书费和300元学习卡和4本教材;
【特别说明】
1、因师资有限,本课程在2010年前,只能够为有100个以上班组的
2、为创造行业标杆,因资源有限,本课程只对企业文化优秀、规模较大的标杆企业提供系统服务
【课程知识点、
(特别说明:不是传统上的课纲,培训实施时,根据现代培训高杠杆培训原理和高效成果转化的要求,根据课程设计五线谱重新架构)
(一)学习型班组建设必要性、重要性和时代意义
1. 最根本的竞争力就是学习的能力
2. 人类90%能力的来源来自于“以实践为师”
3. 没有人淘汰我们,不学习就选择了被淘汰
4. 没有团队学习力,就不可能创造高绩效
5. 学会学习――不要为了知道而学习,要为了做到而学习
6. 知识仅仅是能力的建筑材料,行动才是能力大厦的建筑工人
(二)如何识别伪学习型班组?
1. 学习型班组不是组织班组员工读书
2. 学习型班组不是组织几场员工培训
3. 学习型班组不是班组个人学习的总
4. 学习型班组不是统一思想的活动
5. 学习型班组不是思维训练的活动
6. 学习型班组不是
7. 学习型班组的概念与定义
8. ………………
(三)学习型班组的九大功能性价值与
1. 系统思考的团队――没有系统思考就会风险无限
2. 开放的
3. 共同修炼自我超越――不能自我超越就是自我虐待
4. 共同改善
5. 共同塑造共同愿景――没有共同愿景就没有无限张力
6. 透明的信息反馈管理系统――没有回馈就会局限思考
7. 时时的信息共享管理系统――没有共享就是浪费才智
8. 循环的过程反思管理系统――没有总结、反思就没有进步
9. 健全的班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将隐性知识转化显行能力
(四)学习型班组的10大学习文化塑造
1. 用学习的方法领导团队
2. 用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
3. 用学习的方法激励员工
4. 用学习的方法塑造心态
5. 用学习的方法调整压力
6. 用学习大方法沟通思想
7. 全员营造班组反思文化
8. 人人营造班组分享文化
9. 事事营造班组阳光文化
10. 共同营造班组创新文化
(五)学习型班组的“七大学习”
1. 如何推行以实践为师的学习管理模式
2. 如何推行以问题为师的学习管理模式
3. 如何推行以创新为师的学习管理模式
4. 如何推行以标杆为师的学习管理模式
5. 如何推行以分享为师的学习管理模式
6. 如何推行以工友为师的学习管理模式
7. 如何推行以反思为径的学习管理模式
8. 如何推动
(六)学习型班组十项日常运作方法与工具
(七)大师的方法――大道至简、好用易学 现场提问式学习
八、培训效果催化辅导(费用另计:同价培训费) 介绍:
专注于班组建设课题研究的大中华班组建设研究网专家团,经过近十年的专门研究和开发,已形成了实战能力强的、专业性强的班组建设团队、专业的班组建设训导师团队、专业的班组建设研发团队、专业的班组建设咨询师团队以及专业的网络平台建设专家团队服务中国企业班组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大中华班组建设研究网基于“实用、实效、实在好学”的服务精神,在培训中以实实在在的案例赢得了所有客户的高度赞誉。
------分隔线----------------------------
- 上一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 下一篇:基于绩效管理的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