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与股权激励实务案例研讨会 6月11日(深
此课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案例分析与实用手法讲解同步进行,重点讲述新形势下实施股权激励工具的
二、研讨会内容
A:企业改制与股权激励的操作实务
1、国内外实践与发展趋势
2、目前面临的政策法律问题
3、技术操作中的关键问题
B:模式与案例
模式一: 增值奖股
1.技术要素
2.案例分析:
案例1:TCL
1997年到2002年,实施以增值奖股为主要方式的高管人员长效激励计划,成为继联想之后
案例2:深圳某授权经营集团
深圳五大授权经营单位之一,通过直接购股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企业股权布局,保证公司可持续稳定发展。
案例3:深圳某物流公司
由老股东转让股份,并通过信托持股计划完成新股东直接购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案例启示
增值奖股模式适合竞争性和成长性强的企业
模式二:直接购股
1.技术要素
2.案例分析
案例1:上海大众
通过多次购股和回购,最终形成员工持股公司持有东西大众两家上市公司,理顺了产权关系,建立了长期
案例2:某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层员工持股案例实施
3.案例启示
直接购股模式适合国有资本退出和收缩及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模式三:股票期权
1.技术要素
2.案例分析
案例1:
以境外H股为载体,成功实施高管人员股票期权计划,成为中资红筹股公司建立长效激励的典范。
案例2:摩托罗拉
国际型大企业实施标准的股份期权计划。
3.案例启示
股票期权计划适合
模式四:MBO
1.技术要素
2. 案例分析
案例1:宇通客车
上市公司高管联合员工收购上市公司母公司的管理层员工收购
案例2:某高新技术企业
二级
案例3:特变电工
多层次、多手段、多步骤实施MBO的经典案例
3.案例启示
MBO适合
模式五:分红权
1.技术要素
2.案例分析:
案例1:联想集团
国有企业突破政策限制,分阶段、分步骤实现高管激励机制建设的经典案例。
案例2:深圳某大型港口企业
通过分红权取代年薪制中的奖励年薪,高级管理人员与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风险同担、荣誉与共”,更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3.案例启示
分红权模式适合股本规模较大、增长较稳定、有一定垄断性、国有股权不宜稀释和摊薄的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较强的企业。
三、主讲专家简介
张剑文
------分隔线----------------------------